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观潮的生动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东南风转急,全不见朝暾"直接把我们带到一个阴沉的早晨:东南风越刮越猛,连朝阳都看不见了。这里用简单的天气描写,就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云欲沉江岛"写乌云低垂,仿佛要把江中的小岛压沉;"潮争截海门"则用拟人手法,把汹涌的潮水比作争先恐后要截断海门的千军万马。这两句一动一静,把自然界的壮阔景象写得活灵活现。
后四句转向抒情。"鬓因思旧白"说因为回忆往事而白了头发,"眼觉读碑昏"写眼睛看碑文都模糊了,暗示岁月不饶人。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偶然问起世事变迁,发现连寺庙里的老和尚都没剩几个了。这里的"枯僧"既指年迈的僧人,也暗喻历经沧桑的人,用这个形象巧妙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妙在把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完美结合。看潮的壮观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澎湃,而潮水退去后的寂寥又暗示繁华过后的苍凉。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风雨、潮水、老僧这些具体形象,让读者自己体会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