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阜昌

我来古昌国,望古思乐生。
总将六诸侯,抚剑东专征。
下齐功不细,奔赵事无成。
草没黄金台,犹忆昭王迎。
涕泣辞伐燕,气谊良非轻。
此真天下事,岂独因知兵。
忠心激旧将,誓死存聊城。
惜哉鲁仲连,排难徒高名。
劝使东游齐,毋乃伤纵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来到古昌国(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触景生情想起燕昭王和乐毅的故事。全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气节和理想破灭的感慨。

开头写诗人来到古昌国,想起当年乐毅率领六国联军讨伐齐国的壮举。乐毅为燕国攻下齐国七十多城,立下大功,但后来被猜忌,功业未成。诗人看到荒草丛生的黄金台(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地方),仍能感受到当年燕昭王礼贤下士的热忱。

中间部分写乐毅被迫离开燕国时的悲壮。他含泪辞别伐燕的使命,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气节。诗人认为乐毅的遭遇关乎天下兴亡,不只是军事才能的问题。乐毅的忠诚感动了旧部,他们誓死守卫聊城,但最终功败垂成。

最后诗人感叹鲁仲连(战国著名说客)虽然有名,但也没能真正解决问题。他劝乐毅去齐国发展,但这违背了乐毅的初心。整首诗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忠诚被辜负、理想难实现的无奈,以及对气节和道义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