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汤东涧的朋友去南剑州当官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赞赏和依依不舍之情。
前两句夸朋友要去的地方很好:南剑州是个繁华的大州("七聚名藩"),那里的龙津剑气(可能指当地有名的宝剑或英雄气概)正兴旺。就像说"你要去的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
中间四句重点夸朋友本人:先问"当今文坛谁能比得上这位南方来的才子?"("南夫子"是尊称),又说能在这里遇到他就像遇到行走的图书馆("行秘书"形容学识渊博)。接着称赞他一生忠心爱国("忠爱平生在宗社"),就算遇到困难也不会把烦恼带给老百姓("叹愁肯使到田闾")。
最后两句写送别场景:看着灿烂的黄花(可能是菊花或油菜花),更勾起离别的愁绪。岁末江面空荡荡的,让人格外惆怅。就像我们现在送好朋友远行时,看到熟悉的花草都会觉得伤感。
全诗用亲切自然的比喻,把对朋友的欣赏、对离别的感伤,都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既有文人雅趣又饱含真情。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