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海碑

掌故半信疑,图经杳难按。
龙门积石间,疏凿有崖畔。
显兹七曜古,谁为斩荒蔓。
昔在五代初,居圉浑未判。
贞观及开元,踵接词臣窜。
每读题壁诗,吊古馀泚汗。
北海诚天人,独漉掞天翰。
发挥岩壑幽,顽石点头看。
向来冗葛藤,居然一刀断。
如彼老充国,聚米罗前案。
一览星目境,何翅身陟玩。
玉韫并珠含,媚艳耀云汉。
千秋一片石,对语增悽惋。

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北海碑》可以理解为一位文人在观赏古代碑刻时的感慨和思考。全诗通过描写碑刻的历史、作者的想象以及对前人的敬仰,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怀和艺术鉴赏力。

开头几句提到关于碑刻的传说真假难辨,历史记载也难以查证,说明这些古迹年代久远,真相已模糊不清。接着提到龙门(可能指碑刻所在地)和积石山,形容这些碑刻像是经过人工开凿,留存于山崖之间。

诗中提到“七曜”(可能指北斗七星或某种天文意象),暗示这些碑刻古老而神秘,但如今已被荒草掩盖,无人问津。随后提到五代、贞观、开元等历史时期,说明这些碑刻历经多个朝代,曾有文人墨客在此题诗,但如今读来只能让人感叹时光流逝。

“北海”可能指唐代书法家李邕(号北海),诗人称赞他如天人一般,书法精湛,能让顽石“点头”(形容其艺术感染力极强)。诗人认为李邕的作品一扫前人冗长繁琐的风格,像老将赵充国(西汉名将)排兵布阵一样干脆利落。

最后几句形容碑刻如美玉珍珠,光彩夺目,即使历经千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与之“对语”时不禁心生凄婉。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