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秋天回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岁月流逝的感伤。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故乡虽然还能留住人,但秋天的到来却勾起了游子的悲伤。这里用"新秋"暗示时光变迁,用"客悲"表达漂泊者的孤独。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描写烘托心情: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恰好与游子的心境相呼应;夜深时风吹树动的声响,晴朗夜空中月亮在池水中的倒影晃动。这些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这里曾是诗人年轻时游玩射猎的地方,如今壮年已过却还在外漂泊。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秋夜、笛声、风树、月池等意象,将游子归乡时既亲切又陌生的复杂感受娓娓道来,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既温暖又略带惆怅的乡愁。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