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中秋之夜漂泊在外,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
第一句"故乡何日到"直接点出主题——想家。诗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而今天偏偏是中秋团圆节,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格外孤独。
中间四句用月亮、高楼、野烟、大雁这些景物来烘托孤独感。月亮冷冷清清照着空荡荡的院子,诗人独自住在高高的客栈楼上。傍晚的炊烟笼罩着昏暗的树林,南飞的大雁消失在云中,这些景象都让漂泊在外的诗人感到忧愁。
最后两句点明思念的具体对象——在润州(今镇江)的兄弟们。诗人想象着他们此刻正在欢聚,而自己却独自在外,这种对比更突出了思乡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通过中秋夜这个特殊时间,以及月亮、大雁等传统意象,把游子思乡的常见情感表达得真挚动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节时想家的经历,所以很容易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