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竹子生长的自然之美和它带来的音乐般的享受。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竹子长得快:去年移栽时竹子才和孩子一样高,今年新长的竹梢已经高过墙头了。这里用"比儿长"这个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竹子初栽时的高度,而"过墙"这个具体场景则生动展现了竹子蓬勃的生命力。
后两句转向写竹子的声音:不需要乐师来把竹子做成乐器(伶伦是传说中黄帝的乐官),竹子自己在风中发出的天然声响就足够美妙,就像凤凰的鸣叫一样动听。这里用"天声"强调自然之声的纯粹,用"谐凤凰"这个神话意象来比喻竹声的悦耳,把普通的自然现象写得充满仙气。
全诗最妙的是把竹子生长这个普通现象,通过孩子、墙头、凤凰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写得既亲切又神奇,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竹子生长和声响的描写,自然流露出对生命力和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