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

幽崖气清冷,下有梅树丛。
抱兹岁寒质,独秀万木中。
孤芳信高洁,千岁犹青葱。
谁与植此者,乃是欧阳公。
此树有时尽,斯人竟何穷。

现代解析

这首《古梅》通过描写一株生长在幽静山崖上的古老梅树,赞颂了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并借此表达了对种梅人欧阳修(欧阳公)的敬仰之情。

前四句描绘了梅树的生长环境:清冷幽静的山崖下,一丛梅树独自生长。它不畏严寒("岁寒质"),在万物凋零时依然傲然绽放("独秀万木中")。这里用"清冷"的环境衬托梅花的孤傲,用"独秀"突出它的与众不同。

中间四句进一步赞美梅花:它的芬芳虽然孤独("孤芳"),却彰显着高洁品格;历经千年("千岁")依然青翠挺拔。诗人突然笔锋一转,点出种树人原来是欧阳修——这位北宋文坛领袖以正直品格著称,这里暗喻梅花的精神与欧阳修的人格相呼应。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梅树终有枯萎的一天,但欧阳修这样的贤者,他的精神却会永远流传("何穷")。这里通过"树会枯,人永恒"的对比,突出了精神品格的可贵。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梅花比喻君子品格,寒冷中绽放象征坚守操守
2. 环境描写与品格刻画自然融合,幽崖的清冷衬托梅的孤高
3. 由物及人,通过赞美梅花最终落脚到对人的赞颂
4. 结尾的对比发人深省,强调精神比物质更永恒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我们通过一株古梅,感受到坚守本心、不畏艰难的可贵,以及真正高尚的人格会超越时间被永远铭记。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说理变得生动形象。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