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二月赴湘长沙湘阴武冈为先高祖金门公旧治遗爱在民至今父老犹能言之时先曾祖秋舫公官京朝常忽忽不乐明发之怀形诸篇什舟夜不寐感怀先德梦中得「长歌明发篇浩叹京国年」十字醒成之

岳岳我先祖,慕亲厌华轩。
清冷玉堂梦,夜夜苍梧烟。
长歌明发篇,浩叹京国年。
耿耿永不寐,四世泽未湮。
浮天屈原水,浩荡孤舟前。
小子来何暮,落日空苍然。
言采泽下兰,还复上修门。
千春白云望,不昧舟夜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后人追忆先祖时写下的深情之作,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开篇致敬先祖
诗人用"岳岳"形容先祖高大正直的形象,说他虽然身居高位(华轩指豪华官车),却始终怀念家乡亲人,厌恶浮华生活。"玉堂梦"暗指先祖在京城做官时,梦里都是故乡苍梧(湖南一带)的山水,说明他思乡情切。

2. 两代人的遗憾
诗中提到先祖(金门公)在地方为官深受爱戴,但曾祖父(秋舫公)在京城做官时却总是闷闷不乐。这种对比很有意思:一个在地方造福百姓,一个在京城郁郁寡欢,暗示官场生活并不如表面风光。

3. 深夜的感悟
诗人夜不能寐时突然想出两句诗:"长歌明发篇,浩叹京国年",意思是"写首天亮前的长诗,感叹在京城虚度的岁月"。这既是追忆先祖的感慨,也包含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4. 传承的责任
"四世泽未湮"说家族美德传了四代还没消失。诗人划船经过屈原投江的汨罗江(屈原水),在落日中感到时光飞逝,自己来得太晚,没能更早继承先祖遗志。

5. 象征性动作
"采泽下兰"是采摘水边的兰草(象征高尚品格),"上修门"指去京城(修门是楚国都城门的代称)。这两个动作表示既要保持先祖美德,又要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6. 永恒的怀念
最后说千百年后,白云依旧,先祖的灵魂在船夜中依然清晰。用"白云望"这个意象,把对先祖的思念写得既缥缈又永恒。

核心情感
全诗通过夜航湘江的所见所感,把对先祖的怀念、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家族传承的责任感,融合在江水、落日、兰草等自然意象中。看似在写祖先,其实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表达了一种"既要继承家风,又要走出自己道路"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