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昌光岳楼

朱甍绮槛接青霄,百尺凭虚宛泬漻。
柱日暝残秦观影,连空寒涨海门潮。
西风白雁南归少,东国浮云北望遥。
临眺不堪频指点,一天秋色正萧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东昌光岳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壮阔的景色和深沉的思绪,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

首联“朱甍绮槛接青霄,百尺凭虚宛泬漻”写楼阁高耸入云,红色的屋檐和精美的栏杆仿佛与天空相连,站在百尺高楼之上,感觉空旷而辽远。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楼的高大,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颔联“柱日暝残秦观影,连空寒涨海门潮”写夕阳西下,光影残留在楼柱上,远处的海潮在寒风中汹涌。这两句通过光影和潮水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壮阔的氛围,也暗含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西风白雁南归少,东国浮云北望遥”写秋风萧瑟,南飞的大雁稀少,东方的浮云飘向遥远的北方。这里用“白雁”和“浮云”象征漂泊无依,表达诗人对远方故乡或亲友的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

尾联“临眺不堪频指点,一天秋色正萧萧”总结全诗,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眼前的秋色让他不忍多看,因为满目萧瑟更添愁绪。这里的“萧萧”既是秋风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的凄凉感受。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通过描绘高楼的壮丽、夕阳的苍凉、秋风的萧瑟,以及雁群和浮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或理想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寂寥与诗人的孤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