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区季誉林阳仲过陈宪副东皋别业留题得十四韵
林幽山籁寂,沙暖谷禽喧。
野渡潮通舸,芳蹊竹荫垣。
荆扉临水次,瓜地接平原。
旭日衔窗过,飞霞挟栋鶱。
卧槎疑跨涧,纤卉杂编籓。
霁色来山翠,滩声涨水浑。
池方偏贮月,阁短欲延暄。
灌木危栖鹳,垂藤袅挂猿。
溪諠来水市,夜火望渔村。
汎月移鸥楫,行春驾犊辕。
词人频问字,舟子误寻源。
混迹时群鹿,遗荣且避鹓。
东山方系望,谁道贲丘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别墅景象,充满了自然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田园世界。
首先,诗词开篇点明了别墅的位置和环境:绿水环绕,青草丛生,周围是宁静的山林和温暖的沙滩,谷中的鸟儿在欢快地鸣叫。这里的“名墅”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豪华别墅,而是指一处幽雅、宜人的居所。
接着,诗人描绘了别墅周围的自然景观:野渡口的小船随着潮水摇曳,竹林小径掩映着围墙,荆条编织的门扉临水而立,瓜田延伸到平原。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田园生活气息。
随后,诗人通过动态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旭日透过窗户洒进来,飞霞仿佛在屋檐上翱翔,横卧的木槎像是跨越了小溪,纤细的花卉交织成篱笆。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灵动。
接下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色和水声:雨后山峦更加苍翠,涨潮时滩头的水声更加浑厚。这些自然现象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赋予了画面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别墅内部的环境同样令人陶醉:方形的池塘倒映着月光,矮小的阁楼仿佛在迎接温暖的阳光。灌木丛中栖息着鹳鸟,垂下的藤蔓上挂着猿猴。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所。
诗人还描绘了周边的乡村生活:溪边有热闹的水市,夜晚可以望见渔村的灯火。这些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风貌。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像鸥鸟一样随波逐流,像农夫一样驾着牛车春游。他频繁与文人交流,却不愿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他选择混迹于鹿群,避开世俗的荣耀,像东晋的谢安一样隐居山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自由、朴素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