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菜作二首

吾儒不羡能方丈,彼相胡为食万钱。
谁识春来有珍味,乐如疏食曲肱眠。
园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专。
便作远谋胜肉食,他年无愧作诗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一种不慕奢华、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说:"我们读书人不羡慕和尚能吃到丰盛的斋饭(方丈指寺庙住持),那些当官的(彼相)为什么要花万钱吃豪华宴席呢?"这里用"方丈"和"万钱"两个意象,形成朴素与奢华的鲜明对比。

中间四句写春天田间的新鲜蔬菜就是人间美味,粗茶淡饭、枕着手臂睡觉的简单生活反而更快乐。作者特别提到自己园子里种的菜(菜把)和古代名士爱吃的莼羹,说这些家常菜比山珍海味更值得珍惜。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选择简单饮食不仅是眼前的生活态度,更是为将来留下问心无愧的诗篇。这里的"远谋"暗指这种朴素生活方式能让人保持精神高洁,将来写诗时不会因为追求富贵而感到羞愧。

全诗用吃饭这件日常小事,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安宁。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就像一碗清甜的蔬菜汤,看似普通却回味悠长。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