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行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现代解析
《爆竹行》是一首描绘传统节日习俗的诗词,通过爆竹的声音和节日氛围,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
诗的开头提到,爆竹这一习俗自古就有,吴地的人们在正月初五之前就开始准备。他们吃完豆粥,打扫完屋子,然后点燃五尺长的爆竹。爆竹在火力的作用下发出响声,仆人们迅速点燃并跑开,孩子们则站在一旁躲避,爆竹在台阶上爆炸,声音如同雷霆般震撼。
接着,诗人通过爆竹的声音来象征驱邪避灾。一两声爆竹就能惊吓百鬼,三四声爆竹则能让鬼怪的巢穴倒塌,十声百声爆竹则能让神道安宁,四面八方都充满和平。这里,爆竹不仅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人们心中驱除邪气、祈求平安的象征。
最后,诗人提到,爆竹燃尽后的焦头残渣被收起来放在床底,认为它们还有驱除瘟疫的余威。人们放下药包,端起酒杯,白天尽情嬉戏,夜晚安然入睡。这体现了节日里人们的放松和享受,以及对新一年健康幸福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爆竹的声响和节日的场景,传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和平、健康生活的向往。它用生动的画面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与温馨,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