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静山寄林晓山兄弟

古井谁复汲,古调谁复裁。玄鹤引清吭,万壑松风哀。

彼美三株树,沆瀣𣂏琼台。吾宗大小山,正尔期不来。

袖有明月珠,远遗马子才。江空山亦深,乃肯穿苍苔。

妙悟玄中玄,使我心悠哉。有墙肩曹刘,无苑延邹枚。

采薇雾失道,钓鳌风折桅。朔风无重裘,地炉拥寒灰。

两穷相值遇,一笑聊参陪。白日苦无光,暖律何当回。

持此将安归,令人心胆摧。吾闻三神山,缥缈连蓬莱。

沧海正清浮,神仙亦崔嵬。归欤三隽朋,下界空飞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知音难觅、理想难寻的孤独感,同时透露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的孤独感(前四句)
诗人用"古井无人打水,古调无人欣赏"的比喻,暗示自己像被遗忘的古老事物一样孤独。玄鹤(象征高洁)的鸣叫和松风的哀鸣,烘托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

2. 对知音的期待("彼美三株树"至"远遗马子才")
诗人把林晓山兄弟比作神话中的仙树,把自己比作等待知音的"大小山"(典故出自楚辞)。"明月珠"象征珍贵的情谊,特意远寄给值得托付的朋友马静山。

3. 求索的艰辛("江空山亦深"至"钓鳌风折桅")
用穿越苍苔、江深山险的意象,比喻追寻理想道路的艰难。"妙悟玄中玄"指突然领悟的惊喜,但随即又用"雾失道""风折桅"暗示挫折。

4. 困境中的相守("朔风无重裘"至"一笑聊参陪")
在寒风刺骨、地炉只剩灰烬的窘境中,两个同样困顿的人相遇,反而能相视一笑。这里凸显了患难见真情的温暖。

5. 对光明的渴望("白日苦无光"至结尾)
诗人感叹现实如阴天般昏暗,期待"暖律"(春天的音律)带来转机。最后把理想比作蓬莱仙山,说三位好友(可能指马、林兄弟)终将超脱尘世,表达了对高尚境界的向往。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古井""玄鹤"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孤高的意境
- 通过"雾失道""风折桅"等生动比喻,把人生困境写得具体可感
- 在孤独中透出温暖,如"两穷相值遇,一笑聊参陪"展现的豁达
- 结尾的仙境想象给全诗带来超脱感,让沉重的情绪得到升华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诗,既有"无人理解"的苦闷,也有"坚守本心"的骄傲,更有"同道中人"带来的慰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