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比喻人心的成长过程,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先,诗人把人心比作“谷种”,意思是人心就像一颗种子,有着无限的潜力和生命力,可以不断生长和发展。但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动的,需要适当的培养和照顾。
接下来,诗人指出,虽然人心有自我成长的潜力,但真正要实现这种成长,需要人们自己意识到并主动去培养。就像种地一样,如果不去耕耘,田地就会荒芜,人心也一样,如果不加以培养,就会变得愚昧无知。
诗人还提到“揠苗助长”的典故,意思是指过于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是一种警示,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耐心等待。
最后,诗人强调要“戒病复有事”,意思是说要避免犯错,同时也要不断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期待“苗秀实可期”,也就是心中的种子最终能够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耐心,要有自知之明,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和成功。这种哲理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詹初
詹初(约公元1231年前后在世)字以元,一作子元,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南宋大臣、理学家。詹体仁的宗侄。为学崇奉朱熹。初为县尉,后以荐为太学录,与同学汪莘友善。既仕七年,因上疏乞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忤韩侂胄,罢归。家居之日,与海内名贤以讲明斯道为己任,日以著书立说为乐。因居休宁之流塘,故集名《流塘集》;又尝构寒松阁於万松之间,读书其中,故其集又名《寒松阁集》。《宋诗纪事》卷六十二有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