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蚬
长江俯清溪,粤乡多介族。
车螯与蛤蜊,引类为尔属。
负甲小逾钱,沙泥聊自足。
南熏舞老稚,携罨日相逐。
野情超鲜腥,荡析适盈掬。
芼以苏蒜盐,吻合香贮腹。
不樵堕涧松,登瓦事庭曝。
未辄一饷间,破齿风味独。
披襟坐茅茨,拉侪注醽醁。
昔卷龟壳如,何须举山肉。
倾海仍独醒,恨靡荐金屋。
渴来烧月铛,馀馨漱寒玉(明正德《琼台志》卷九)。
车螯与蛤蜊,引类为尔属。
负甲小逾钱,沙泥聊自足。
南熏舞老稚,携罨日相逐。
野情超鲜腥,荡析适盈掬。
芼以苏蒜盐,吻合香贮腹。
不樵堕涧松,登瓦事庭曝。
未辄一饷间,破齿风味独。
披襟坐茅茨,拉侪注醽醁。
昔卷龟壳如,何须举山肉。
倾海仍独醒,恨靡荐金屋。
渴来烧月铛,馀馨漱寒玉(明正德《琼台志》卷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岭南渔民晒蚬子的生动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乡土情趣。
开篇用"长江俯清溪"展现开阔的水域环境,点出岭南地区(粤乡)盛产各种贝类。诗人用"负甲小逾钱"形容蚬子小巧玲珑的外壳,像铜钱一样可爱。人们携带着渔网(罨)在暖风中(南熏)追逐捕捞,呈现出一派热闹的劳动场景。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蚬子的烹饪过程:用紫苏、蒜和盐调味,香气扑鼻。诗人用"破齿风味独"形容咬开蚬壳时的鲜美滋味,十分传神。人们坐在茅草屋(茅茨)里,配着美酒(醽醁)享用这道美味,展现了朴素而惬意的生活乐趣。
最后通过对比手法,说这些普通蚬子比山珍海味(山肉)更美味,甚至觉得用金屋(指奢华餐具)来盛装都显得多余。结尾"渴来烧月铛,馀馨漱寒玉"用诗意的语言描写煮蚬的场景:月光下煮着蚬子,余香仿佛能洗净美玉,将日常饮食提升到了艺术境界。
全诗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趣味盎然,通过晒蚬、烹蚬、品蚬的过程,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能闻到蚬子的鲜香,感受到岭南水乡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