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不钉桃符,不悬艾虎"是说修行者不需要依赖传统驱邪的物件(桃符、艾草做的虎),暗示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接着用"驾铁牛机,击涂毒鼓"两个奇特比喻:铁牛象征坚固的修行意志,"毒鼓"指能震慑邪念的佛法声音,展现修行者用坚定心性和智慧法音来降伏杂念。
后两句形成强烈画面感:当修行功夫到家时,所有妄念(千妖百怪)自然消失,就像正午阳光(日卓午)照耀灵鹫山(佛陀说法圣地)时,一切阴影无所遁形。这里用"灵鹫峰高"既指实景,也象征崇高的修行境界。
全诗妙在把抽象修行过程具象化:不搞形式主义(不挂驱邪物)、下真功夫(驾铁牛)、用智慧破执(击毒鼓),最终达到妄念全消、智慧朗然的境界(妖怪潜踪、烈日当空)。就像用连环画的方式,把修行秘诀生动展现出来。
释普度
释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宁寺,继事东堂院龙溪祖信,后参无得通禅师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历住镇江府金山龙游禅寺、潭州鹿苑褒忠禅寺、抚州疏山白云禅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临安府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灵隐景德禅寺,终于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净伏等编《虚舟普度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元释行端撰《行状》,《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