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仲方抚干白瑞香及黄橼韵①

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
定知姑射同肌骨,何必离骚借齿牙(自注:胡有补《离骚》之句。)。
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
主人封植无多费,剩乞卢仝七碗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胡仲方赠送的白瑞香和黄橼(一种香木)的赞美之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友谊。

首联“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用华丽的比喻描绘白瑞香的形态——像翠绿锦缎熏笼中托着的白玉花,并提到它在庐山云雾中生长多年,暗示其天然脱俗的气质。这里通过“烟霞”营造出仙气飘飘的意境。

颔联“定知姑射同肌骨,何必离骚借齿牙”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庄子》中肌肤如冰雪的姑射山神女,形容白瑞香纯净如仙;二是调侃友人胡仲方曾补写《离骚》,说这花本身足够美好,无需像《离骚》那样靠文字夸赞。既赞美花,又暗赞友人才学。

颈联“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将白瑞香比作“岁寒三友”(松竹梅)般的挚友,强调彼此志趣相投;又说它的香气胜过权贵之家(五侯)的珍品,突出其超凡地位。

尾联“主人封植无多费,剩乞卢仝七碗茶”最有人情味:主人种花没花多少钱(体现朴素雅趣),但希望友人能像爱喝茶的唐代诗人卢仝一样,常来品茶赏花。把风雅之事与日常生活结合,显得亲切自然。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白玉花”“姑射神女”等意象把普通花卉写出仙气;
2. 巧妙穿插典故却不晦涩,比如用《离骚》调侃友人,用“五侯家”对比突出花的品格;
3. 结尾落脚到“喝茶”这样生活化的场景,让高雅情感接地气。核心是通过咏物,展现文人之间精神共鸣的友谊。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