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记汝上人之庐山栖贤寺

金井桥头竹树春,玉渊潭上水清潾。
浔阳旧隐多栖托,此去山中见几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去庐山栖贤寺的情景,充满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景:金井桥头的竹林在春天焕发生机,玉渊潭的湖水清澈见底。这两个地名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优美意象,共同构成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

后两句抒情:九江一带(浔阳)自古就是隐士喜欢的地方,但如今真正隐居的人已经不多了。诗人用"此去山中见几人"这个问句,既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祝福,也暗含对现实社会中真隐士稀少的感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水描写引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含蓄的情感——表面在写风景,实际在说人生选择;看似平静的送别,却藏着对友人新生活的期待和对世俗的淡淡疏离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