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枕喜雨

挂壁閒龙具,黄梅十日晴。
忽闻中夜雨,殊慰老农情。
枕簟通霉气,沟塍走(去)水声。
跳蛙如送喜,不厌绕除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农在梅雨季节里对雨水的期盼和喜悦,语言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农具挂在墙上闲置,因为黄梅天连续十天都是晴天,无法耕种。这里用“閒龙具”暗示农具像龙一样有力量却无用武之地,透露出老农的无奈。

三四句笔锋一转,写半夜突然听到雨声,老农感到无比欣慰。“殊慰”二字直接道出内心喜悦,因为雨水对庄稼生长至关重要。

五六句通过感官描写雨后的变化:枕席透着潮湿的霉味,田沟里流水哗哗作响。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雨后乡村的真实景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青蛙欢快地绕着台阶鸣叫,好像在庆祝下雨。青蛙的“送喜”其实是老农内心喜悦的投射,他不嫌蛙声吵闹,反而觉得亲切。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农具、雨声、霉味、蛙鸣等日常事物,真切表达了农民靠天吃饭的朴素情感。诗人站在老农视角,把对雨水的渴望和得到后的欣喜写得真挚动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