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丹丘先生过萧山竹林寺醉题壁间

门径萧萧竹半池,喜逢新夏亦秋时。
长林不卧嵇中散,古字犹存张即之⑴。
潮打山城钟渡水,雨飘轻阁燕防儿。
一尊除却真閒事,醉著瞿昙是阿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访友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趣味。

前两句写景:竹林小径边半池清水,虽是初夏却透着秋意般的清凉。这里用竹子、水池、季节反差营造出幽静氛围,暗示这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三四句用典故说人:嵇康是魏晋时期爱竹林打铁的名士,这里说"长林不卧"暗示朋友不像嵇康那样狂放;张即之是宋代书法家,"古字犹存"夸赞朋友书法造诣深厚。通过历史人物来夸现在的朋友,既显文雅又显亲切。

五六句写动态美景:潮水拍岸的声音混着寺庙钟声飘过水面,细雨中的楼阁里燕子忙着保护幼雏。这两句把自然声响(潮声、钟声、雨声)和动物活动(燕子护崽)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抒情:抛开俗事喝酒最痛快,醉眼朦胧中把佛像都看成酒友了。这里用幽默的口吻说"喝醉了看菩萨都像酒友",把文人雅士的洒脱不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访友喝酒写得充满诗意:有静有动的景色,有古有今的人物,最后落脚到"喝酒真快乐"的率真情感。通过竹林、钟声、燕子这些日常景物,传递出超脱世俗的闲适之乐,读来清新自然又意趣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