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浯溪的壮丽景色,同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唐朝历史的感慨。
前两句写浯溪的地理位置和奇特景观:距离祁阳五里多,山势陡峭形成深谷,溪流从中穿过。用"撼山为谷"形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有画面感。
中间四句重点描写石刻和周围环境:河南刺史(可能指元结)这位文坛前辈,在石壁上留下了雄健的题字。这里风景绝佳,满堂风月无处安放,半壁云烟高耸入云。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浯溪景色的壮阔和石刻的珍贵。
最后两句由景入情:当人们谈论唐朝的英雄往事时,不禁为那段历史落泪。"泪溅长安蜀道西"用夸张的意象,暗示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往四川的伤心往事,表达了诗人对盛唐衰落的痛惜。
全诗将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和历史感慨融为一体,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最后两句,从写景突然转入抒情,通过"泪溅"这样强烈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丁叔岩
丁叔岩,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与庄崇节同游浯溪。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