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关行

海风琅琅海水高,西油东布千百艘。
载以宝筏三五篙,未到鹿门皆逋逃。
关吏狞狞如鬼号,背上火枪腰铁刀。
下水挽筏牵上岸,充作公货饶尔曹,商人瞠视两眼如巨鳌。
泣诉不可得,关吏瞋尔言啰嘈。
吮尔皮血盬尔膏,东头有虎千百牢。

现代解析

《洋关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上贸易的生动画面,揭示了当时商人面对关吏压迫的无奈与痛苦。

诗的开头描绘了海风呼啸、海浪汹涌的景象,暗示了海上贸易的艰辛。接着,诗中提到大量油船和布船在海上航行,但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因为害怕关吏的盘查而纷纷逃走。这反映了当时商人面对关吏的恐惧。

接下来,诗中刻画了关吏的形象:他们凶神恶煞,背上背着火枪,腰间挂着铁刀,形象十分可怖。这些关吏强行将商人的货物拉上岸,充作公货,商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货物被抢走,却无能为力。这揭示了当时关吏的蛮横和商人的无助。

最后,诗中通过商人的泣诉,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痛苦。商人向关吏申诉,却被告知不要啰嗦,关吏毫不留情地榨取他们的血汗。诗人用“东头有虎千百牢”来比喻关吏的贪婪和残暴,形象地表达了商人对关吏的恐惧和憎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当时海上贸易中商人面对关吏压迫的无奈与痛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同情和对关吏暴行的强烈谴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