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编修徐时用

阳羡之山,不产钜株。
阳羡之水,不育钜鱼。
山水之秀钟为儒(起不费力理固如是)。
九重敷奏动天听,片言激俗开蒙愚。
天子置之螭坳凤沼掌纶綍,袭以五色云霞文锦裾。
绂麟之祥在今日,金樽玉醴来天厨。
子房厌从赤松老,高冠长剑趋座隅。
挥笔蛟龙走,举勺鲲鲸呿。
真阳燥吻不易润,要将东海为盘盂。
与君大酌三千载,醉美日月双明珠(豪宕)。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山水比喻人才,赞美徐时用(寿编修)的才华和地位。

开头用阳羡山水作对比:这里虽不出产巨树大鱼,却孕育出徐时用这样杰出的人才("山水之秀钟为儒")。就像好地方未必出产大物件,但能培养大人物。

接着描写他的仕途成就:向皇帝进言能打动圣听("九重敷奏动天听"),只言片语就能开导百姓。皇帝让他担任重要官职("螭坳凤沼掌纶綍"),给他穿华丽的官服,用"五色云霞"形容其尊贵。

后半部分展现他的潇洒气度:像张良(子房)不愿跟随赤松子修仙,选择戴高冠佩长剑辅佐君王。写起字来如蛟龙游走,喝酒时像鲲鲸张口。说他口干舌燥时,恨不得把东海当水杯(夸张手法显豪迈)。最后说要和他畅饮三千年,醉看日月如明珠——用极度夸张表达友谊长存、人生辉煌的愿望。

全诗特点是:
1. 善用对比(小地方出大才)
2. 夸张手法(把东海当酒杯)
3. 历史典故(张良故事)
4. 豪放风格("三千载""日月明珠"的想象)

核心是赞美徐时用:出身平凡却成就非凡,既有治国才能,又有名士风流。通过瑰丽想象和大气比喻,把一位受重用的文官形象写得既尊贵又潇洒。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