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宸甫得孙

梅花信里见兰荪,酾酒刲羊庆德门。
箧有端溪鸲鹆砚,赠君收取好贻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喜庆的场景:老友雷宸甫喜得孙子,诗人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送上祝福。

前两句"梅花信里见兰荪,酾酒刲羊庆德门"就像在说:在梅花报春的时节听说您家添了像香草般可爱的孙子,大家备好美酒、宰杀肥羊来为您这个积善之家庆祝。这里用"兰荪"比喻新生儿的高洁品格,"德门"则夸赞这是个有德行的家庭。

后两句"箧有端溪鸲鹆砚,赠君收取好贻孙"特别暖心:我翻箱底找出珍藏的端砚(上面还有八哥眼纹),送给您好好收着,将来可以传给小孙子。这块名贵砚台既是实用礼物,更寄托着"文脉相传"的美好寓意。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梅花""兰荪"等雅致意象冲淡了俗套的庆贺氛围
2. "刲羊""端砚"的细节让祝福显得特别实在
3. 最后"贻孙"的设想,把当下的喜悦延伸到了未来,显得情意绵长

就像现代人遇到喜事时,既会发红包又会精心挑选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这首诗展现的就是这种既热闹又走心的祝贺方式。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