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

夜气春融和,曙光晴皎洁。
漠漠碧云端,斜露清霄月。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清晨的宁静画面,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

前两句"夜气春融和,曙光晴皎洁"写时间转换:春天的夜晚温暖宜人,随着天色渐亮,清晨的阳光格外清澈明亮。这里用"融和"形容春夜温暖舒适的感觉,"皎洁"则突出了晨光的纯净透亮。

后两句"漠漠碧云端,斜露清霄月"将视线转向天空:广阔的天空飘着薄云,一弯残月斜挂在清澈的晨空中。"漠漠"写出云层的轻盈缥缈,"斜露"生动表现了月亮将落未落的姿态,整个画面清新淡雅。

全诗短短20字,却抓住了春天清晨最动人的几个元素——温暖的空气、明亮的晨光、淡蓝的天空、将落的月亮,组合成一幅静谧美好的晨景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对这个美好清晨的喜爱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