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泛舟的闲适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亲情温暖。
开篇用"柳界天空独桨行"勾勒出开阔的江景,柳枝划破天空的边界,一叶小舟独自前行。暮春时节的江水清澈,空气清新怡人。接着写朝阳为青山披上暖意,黄莺在风中啼鸣,仿佛在传递着某种隐秘的情感,这些自然景物都带着春天的生机。
中间两句特别生动:船头担子上挂着新摘的韭菜,青翠鲜嫩;船舵边鱼儿跃出水面,溅起的水声混着煮茶的声响。这两个细节把船上温馨的生活场景写得活灵活现,我们能闻到韭菜的清香,听到煮茶的水沸声,看到鱼儿跃动的身影。
最后诗人感叹: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隐居的心愿呢?眼下这一叶轻舟上的漂泊生活,已经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这里的"浮家"指的就是船上的家,虽然漂泊却轻松自在。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与家人同游的温馨和满足,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