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雨坐

秋云满空塞,夜景生寥廓。
开帘对零雨,客思转萧索。
灯明虚室幌,月暗高城柝。
天际闻远鸿,琴中悲怨鹤。
佳人不共赏,感叹秋怀恶。
侧想明月辉,梧桐坐来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之夜,孤独的旅人独坐听雨的寂寞场景。

开篇用"秋云满空"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整个天空都被乌云塞满,夜色显得特别空旷寂寥。诗人掀开帘子面对淅沥的秋雨,作客他乡的愁绪更加浓重了。

屋内灯火映照着空荡荡的帷帐,城外传来打更的声音,月光也因此显得暗淡。这里通过"灯明"与"月暗"的对比,突出了室内的冷清和城外的萧索。

远处传来大雁的鸣叫,琴声里仿佛有仙鹤的悲鸣,这些声音都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他想到此刻没有知己共赏这秋夜景色,不禁感叹秋天的愁绪实在令人难受。

最后诗人想象着明月的光辉,在梧桐树下静坐,看着树叶飘落。这个结尾很巧妙,明明是在下雨看不见月亮,却通过想象明月来反衬现实的阴郁,让孤独感更加强烈。

全诗用秋雨、孤灯、雁鸣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愁绪,最后用想象中的明月作结,留下余韵。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普通的雨夜场景变得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