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池塘中鸳鸯安栖的宁静画面,同时融入了作者赵孟頫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景:两对鸳鸯收拢翅膀依偎在秋塘边,晚风停歇,月亮西沉。它们满意地站在如镜的水波上对视,何必非要低飞时让浪花成为阶梯呢?这里用"波为镜"的比喻既写实(水面如镜),又暗含"以自然为镜"的哲理。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鸳鸯虽然有时会被关在笼中,但至少不会像厨房的鱼那样被做成调料("调醯"指做成酸味食物)。最后点明这是在"鸥波亭"作画时的感悟——借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南华经》即《庄子》),表达自己向往像鸳鸯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全诗妙在将工笔画般的鸳鸯图景("戢翼""波为镜"等细节)与道家哲学自然融合,通过"何必""免"等词传递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画面静谧而思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