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首联"客里相逢乐可涯"用"乐可涯"形容重逢的快乐无边无际,后句"坐来三见换年华"点出三年未见,时光飞逝。这里用数字"三"既可能是实指三年,也可能是虚指多年未见。
颔联用对比手法:上句"喜君舞綵庭趋鲤"描绘朋友家中喜庆场景("舞綵"指彩衣娱亲的孝行,"趋鲤"用孔鲤过庭受训的典故),下句"愧我惊鸿迹在沙"则自比惊鸿踏过沙地留下的浅浅足迹,暗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颈联继续对比:上句"白眼故应聊溷俗"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说朋友清高自持却不得不混迹俗世;下句"青毡当亦谨传家"用王献之守护家中青毡的典故,赞美朋友能谨守家业传统。
尾联是对友人的祝福:"他时伫看趋三接"预言友人将来会受皇帝重用("三接"指高级官职),"大对行应罄五车"称赞友人才学渊博("五车"指学识丰富如五车竹简),必能在重要场合施展才华。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人我对比,既表达了真挚友情,又流露出对自身际遇的感慨,最后以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作结,情感层次丰富,用典自然贴切。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