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哀 其二

一恸对几筵,旧事感历历。
吾舅官均州,十载多政绩。
棠阴俨然在,樵牧勤护惜。
斯时况多故,剽掠纷盗贼。
孚信能足兵,清野在坚壁。
捍御何辛劳,昕宵忘寝食。
催科拙甘任,逋赋日已积。
空馀利济怀,宁免司牧责。
改官赴信阳,捧檄嗟行役。
能无折腰叹,感此暮景迫。
引疾聊息肩,就养足怡悦。
堂构喜克承,循良有贻则。
武邑与蔡坡,弦诵同一辙。
奈何爱日驰,五载去飘瞥。
欢悰杳难追,兰寝断行迹。
再歌《蓼莪》篇,呼吁亦何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已故舅舅的深情之作,用平实的语言回忆舅舅生前的为官经历和亲情点滴。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舅舅的政绩(前12句) - 作者面对灵位痛哭,回忆舅舅在均州做官十年勤政爱民,像棠树一样为百姓遮阴(用"棠阴"典故赞美官员德政)。 - 当时盗贼横行,舅舅白天黑夜不休息,既加强防御又减免赋税,虽然因此导致税收不足,但保全了百姓。

2. 晚年生活(中间10句) - 舅舅调任信阳时已年老,虽然不情愿奔波但也只能奉命赴任。 - 后来因病辞职,享受天伦之乐,把为官之道传授给后辈,在武邑、蔡坡等地推广教育。

3. 悼念之情(最后6句) - 痛惜舅舅去世五年,往日欢乐不再,连他住过的屋子都荒芜了。 - 结尾用《诗经·蓼莪》典故(悼念父母的诗篇),表达永远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遗憾。

诗歌亮点: - 不用华丽辞藻,像唠家常一样细数舅舅生前的点点滴滴 - 通过"催科拙甘任"(甘愿因减税被批评)等细节,塑造清廉爱民的官员形象 - "兰寝断行迹"用荒芜的居所暗示物是人非,比直接说悲伤更有感染力

全诗就像一幅用记忆拼凑的家族画卷,既有对清官的敬意,更有外甥对长辈的深切怀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