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一 为引之题莺天笛夜图二首

铁笛无端作古欢,啼莺和夜入霜缣。
宜将劫墨酒边看。
烛影千年皆绮梦,骚魂一脉等轻烟。
凭谁画出可怜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夜莺笛声图,通过几个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上阕用"铁笛"和"啼莺"两个声音意象开篇。笛声本是无心的演奏,却勾起了怀旧之情;夜莺的啼叫与夜色一起被画在绢布上。这里"劫墨"(劫灰般的墨色)暗示着时光流逝的痕迹,诗人说这样的画作最适合在饮酒时细细品味。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思考。烛光摇曳中,千年的历史都像一场美梦;文人墨客的精神传承,也不过如轻烟般飘渺。最后诗人发出感叹:谁能用画笔描绘出这个令人怜惜的人间呢?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面是优美的笛声莺啼、烛影墨画,实则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伤。诗人用"绮梦""轻烟"这样轻盈的比喻,反而更凸显了生命沉重的本质。结尾"可怜天"三字,既是对画作的赞叹,也是对整个人世的温柔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