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画面捕捉了季节变换的微妙瞬间,前一句写春天,后一句写秋天,形成巧妙对比。
"花传春色枝枝到"像用延时摄影拍下的花开过程:每一根枝条上的花苞次第绽放,把春天的气息从这根枝桠传到那根枝桠,仿佛春天正沿着树枝慢慢散步。这里用"传"字让无形的春色有了流动感,像接力赛一样在枝头传递。
"雨递秋声点点分"则把秋雨写成快递员:雨滴敲打万物的声音被分解成无数小包裹,滴滴答答地派送到不同地方。一个"分"字让雨声有了精确的分配感,仿佛每滴雨都带着专属的秋意密码。
两句诗都用了拟人手法("传"和"递"),把自然现象写得像在完成某种使命。春天是生机勃勃的集体行动,秋天是细致入微的个体派送,通过枝头的花和空中的雨这两个动态媒介,把抽象的季节特征变得可视可听。诗人像拿着显微镜观察世界,在花瓣舒展和雨滴坠落的瞬间,找到了四季轮回的缩影。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