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约卿西巡因讯张广平助甫

金羁玉勒青骢马,绣衣直指称使者。
蓟云满地朔风高,一杯酌别都亭下。
忆我逢君意气真,燕台杨柳尚残春。
此日将军无揖客,此时丞相未留宾。
碣石旧宫成马厩,华阳高馆摧荆薪。
君能置我门下走,怜是风尘肮脏人。
昨者按节过三辅,每称广平张助甫。
鼎釜谁能廉洁如,文章更见风格古。
虽然惨澹违世情,独有芳馨在词圃。
翩翩雄视百代前,骅骝局促心空苦。
俯仰乾坤又一时,万方王道正清夷。
公卿喜上推贤疏,郡邑多传乐职诗。
君行再出赵魏间,揽辔应登马服山。
澶渊西望黎阳渡,瓠子东障金堤关。
长途魍魉知相避,负弩前驱或一攀。
怜才此去仍推毂,为我问讯憔悴颜。
冯唐归日逢停辇,肯荐云中魏尚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吴约卿)奉命西行巡查,诗人借此机会向他打听另一位好友(张广平助甫)的近况。全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以及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送别场景(开头八句)
用"金鞍玉勒青骢马"等华丽辞藻描写使者出行的威风场面,但随即转入温情回忆——诗人与吴约卿在燕台相识时意气相投的往事。这里暗含对比:虽然现在吴约卿身居高位,但诗人更珍视他们平等相交时的真挚情谊。

2. 怀才不遇的感慨(接下来八句)
通过"碣石旧宫成马厩"等意象,暗示人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实。诗人自嘲是"风尘肮脏人",感激吴约卿不嫌弃自己的落魄。这段流露出古代文人常见的"怀才不遇"情绪。

3. 赞美张助甫(中间十句)
这是全诗核心。诗人托吴约卿问候张助甫,用"鼎釜谁能廉洁如"盛赞他的清廉,用"文章更见风格古"称赞他的文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惨澹违世情,独有芳馨在词圃"——即使张助甫的处境不好,但他的文章依然保持高洁品格,这种精神值得敬重。

4. 政治期待与嘱托(最后十句)
诗人认为当下是政治清明的时代,期待吴约卿能举荐人才。最后用"冯唐荐魏尚"的典故(汉代冯唐向皇帝推荐被埋没的魏尚),委婉表达希望吴约卿能帮助张助甫这样的贤才获得重用。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通过送别带出对两位朋友的深厚情谊
- 用"青骢马""旧宫马厩"等生动意象,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可知
- 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 最后用历史典故含蓄表达期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温柔敦厚"的表达方式

诗人通过这次送别,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也抒发了对"贤才得用"的政治理想,是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交际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