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十二月冬去春来的微妙变化,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新生的期待。
前两句"琼芳销歇年华改,青鸟无音隔瑶海"写冬雪消融、岁月更替,连传说中的青鸟也杳无音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怅惘的氛围。后四句笔锋一转:阳光透过绿纱窗照进来,柳条在腊月里已孕育着春意,皇家园林的花朵仿佛要提前绽放,连枝头的彩绸装饰都显得多余。
诗人用"弄晴曦"这样活泼的动词让阳光有了灵性,"含烟彩"的柳条暗示着生命在严寒中的顽强。最后两句尤为精妙,不说人盼春,反而说"花要连夜开",用拟人手法将盼春心情推向高潮,而"休剪杨家綵"的嘱咐,更凸显了自然之美胜过人工装饰的意境。
全诗在冬春交替的景致中,既透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淡淡忧伤,又饱含对即将到来的生机勃勃的期待,展现了生命循环的永恒魅力。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