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天留题 其二

肩臂成洼古石存,雨乾不受野苔痕。
道人未用誇神力,自是山王不动尊(影印《诗渊》册三页二一一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而神秘的洞天景象,语言质朴却充满禅意。

前两句写景:山洞里有一块古老的石头,表面凹陷如肩臂形状的洼坑。久旱无雨时,石头干燥得连野苔都无法附着。这里用"成洼"的细节暗示石头历经岁月冲刷的沧桑感,"不受苔痕"则突出它洁净独立的姿态。

后两句转入哲理:修行者不必炫耀神通,因为这座山本身就像威严不动的"山王"(佛教中护法神),静静展现着自然的力量。诗人通过对比"道人"与"山王",表达真正的力量来自自然本身的永恒与稳定,而非人为的标榜。

全诗妙在将一块普通山石写出灵性——它不依赖雨水滋养,不争不抢,却自带威严,暗合佛教"不动尊"的禅意。这种对自然物的观察中提炼出的生命态度,正是诗歌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