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里短暂登高的场景,充满生活化的趣味和微妙的心理变化。
前两句像在讲一个怕冷的人的小故事:主人公因为天气太冷,本来不想上高台(高的地方),但最后还是上去了。可刚上去就冻得受不了,急急忙忙又跑下来。这种犹豫又冲动的行为特别真实,让人会心一笑,就像冬天我们鼓起勇气出门又被寒风劝退的样子。
后两句转向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太阳想融化冰块,可寒风故意作对不让它化;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月亮却提前来"打卡"了。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自然现象写得像在较劲——太阳和风在"拔河",月亮像个急性子。这种写法让普通的冬日景象变得生动有趣。
全诗最妙的是用日常小事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想赏景却败给寒冷,自然界的元素也在互相角力。语言通俗但意境清新,把冬日特有的矛盾感(想出门又怕冷、阳光与寒风的对抗、白昼与月夜的交替)写得举重若轻,让人读着读着仿佛也感受到了那刺骨的寒风和顽强的冬日阳光。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