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诗二首 其二

庭中有绿竹,翛然厉清响。
虽非丝竹音,天律谢人奖。
喧浊既已袪,凉阴始云长。
衣食寡所嗜,蜗居自潜养。
横琴奏古调,华月复东上。
世界入瑶空,瞻玩足幽赏。
安问乌与兔,追逐迅飞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自在的秋日庭院生活,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心境。

诗中"绿竹"象征着高洁品格,"翛然"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自然姿态。诗人说竹子发出的声音虽然不是乐器演奏的音乐,但比人造音乐更天然动听。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之美的可贵。

"喧浊"代表世俗的纷扰,"凉阴"则让人联想到竹荫下的清凉。诗人说自己对物质需求很少,在简陋的住所里也能自得其乐。他弹奏古琴、欣赏明月,把整个世界都看作美好的仙境,完全沉浸在幽静雅致的享受中。

最后两句用"乌与兔"(指日月)和"飞鞅"(飞奔的马)的意象,表达诗人不问时光流逝的超然态度。整首诗通过竹、琴、月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清雅脱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