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杯歌
昔读陈王洛神赋,每怀裔裔凌波步。
今来贮酒作飞觞,倚醉凝眸重回顾。
想见云中一翠蛾,遥从洛浦暂经过。
偏宜花底裙拖锦,更称风前袜映罗。
风前花底常相见,双宿双飞谁不羡。
日暖莺啼二月天,女郎连袂出江边。
队队分场争鞠蹴,翩翩拂架戏鞦韆。
未誇袅袅枝头柳,先斗纤纤足下莲。
弯弓窄小谁能匹,江北江南嗟独立。
㛹娟俯仰若有神,婀娜趋跄似无力。
遮莫楚王进细腰,一钩拾级骋轻蹻。
翠盘幻出盈盈态,锦帐移来步步娇。
行行步步香霞里,称觞上寿天颜喜。
歌舞淹留玳瑁筵,春阳暗掷度流年。
昔时称觞人已去,空留脱屐向人传。
传觞至我真堪赏,飞燕翩跹如入掌。
杯倾鹦鹉莫辞频,杓奉鸬鹚日数巡。
遗韵未销芳径迹,馀香犹印落花尘。
但能酩酊判长醉,绝胜尊前对玉人。
今来贮酒作飞觞,倚醉凝眸重回顾。
想见云中一翠蛾,遥从洛浦暂经过。
偏宜花底裙拖锦,更称风前袜映罗。
风前花底常相见,双宿双飞谁不羡。
日暖莺啼二月天,女郎连袂出江边。
队队分场争鞠蹴,翩翩拂架戏鞦韆。
未誇袅袅枝头柳,先斗纤纤足下莲。
弯弓窄小谁能匹,江北江南嗟独立。
㛹娟俯仰若有神,婀娜趋跄似无力。
遮莫楚王进细腰,一钩拾级骋轻蹻。
翠盘幻出盈盈态,锦帐移来步步娇。
行行步步香霞里,称觞上寿天颜喜。
歌舞淹留玳瑁筵,春阳暗掷度流年。
昔时称觞人已去,空留脱屐向人传。
传觞至我真堪赏,飞燕翩跹如入掌。
杯倾鹦鹉莫辞频,杓奉鸬鹚日数巡。
遗韵未销芳径迹,馀香犹印落花尘。
但能酩酊判长醉,绝胜尊前对玉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男人用美人穿过的鞋子当酒杯喝酒的香艳故事,背后藏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由古至今的联想(开头到"更称风前袜映罗") 诗人从曹植写洛神赋开始联想,现在用绣花鞋当酒杯喝酒,醉眼朦胧中仿佛又看到当年那个步履轻盈的美人。这里用"袜映罗"这种细节描写,让读者能想象到美人走动时罗袜若隐若现的诱人画面。
2. 回忆美人风采("风前花底常相见"到"锦帐移来步步娇") 这段像放电影一样展现美人生活场景:二月天里姑娘们结伴春游,踢球荡秋千比美。重点描写美人的小脚像弯弓般精致,走起路来婀娜多姿,连楚王爱的细腰美人都比不上。用"翠盘""锦帐"这些华贵意象,突出美人的高贵气质。
3. 物是人非的感慨("行行步步香霞里"到最后) 转到现实:当年用这鞋子敬酒的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鞋子流传下来。诗人用这鞋杯喝酒时,感觉像捧着赵飞燕跳舞一样美妙。最后说与其对着玉雕美人喝酒,不如用这留有美人余香的鞋杯痛饮,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念。
全诗妙在: - 把俗气的"鞋杯"写出高雅意境 - 用"弯弓""飞燕"等比喻让画面活起来 - 通过今昔对比,带出"美好易逝"的人生感悟 - 结尾"绝胜尊前对玉人"的反转,点明真实情感比表面华丽更重要
这种写法就像现在有人用前任留下的口红盒当烟灰缸,边用边回忆往事,既有情趣又带点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