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 其四 宝刹云幡

碧树苍烟锁绀园,四民曾此礼三尊。
岧峣地上开金刹,仿佛云中立翠幡。
山色可能随世改,烧痕长是到秋繁。
凭高莫漫搜陈迹,时倚衡云望蓟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景色和历史沧桑感,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很有画面感。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一个远景,碧绿的树木和青灰的雾气笼罩着深红色的寺院(绀园),交代这里曾是百姓(四民)祭拜佛祖(三尊)的场所。接着镜头推近,高耸的寺庙(金刹)矗立在山间,云雾中隐约可见翠绿的经幡飘动。

后四句转入感慨:诗人说青山或许会随着时代变迁改变模样,但山火留下的痕迹每到秋天依然明显。他劝告登高的人们不必费力寻找历史遗迹,不妨像他一样倚着衡山(衡云)的云雾,遥望北方(蓟门)寄托思绪。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色彩运用丰富:碧树、苍烟、绀园、金刹、翠幡,构成绚丽画卷
2. 时空转换自然:从眼前实景联想到历史变迁
3. 情感含蓄深沉:通过"莫漫搜陈迹"的劝诫和"望蓟门"的动作,流露对世事无常的感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