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二十首 其二
翟羽鸾绡事已空(弁阳翁),碧云沧海思无穷(韦应物)。
石麟埋没藏秋草(温庭筠),黄屋惊尘捲朔风(甘瑾)。
箫鼓尚陈今世庙(许浑),野花无复赵王宫(傅与砺)。
须知此恨消难得(温庭筠),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
石麟埋没藏秋草(温庭筠),黄屋惊尘捲朔风(甘瑾)。
箫鼓尚陈今世庙(许浑),野花无复赵王宫(傅与砺)。
须知此恨消难得(温庭筠),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
现代解析
这首《厓门二十首 其二》是一首集句诗,作者巧妙拼接了多位唐代诗人的名句,通过历史沧桑的意象,表达了对朝代兴亡的深沉感慨。
前两句用"翟羽鸾绡"(华美服饰)和"碧云沧海"的对比,暗示曾经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留下无尽的追思。三四句通过"石麟埋没"(象征皇权的石麒麟被野草掩埋)和"黄屋惊尘"(帝王车驾卷起的尘埃)两个意象,生动展现了王朝覆灭的凄凉景象。
五六句用庙宇中残留的箫鼓声与野花丛生的废宫作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种历史遗恨永远无法消解,只有亘古不变的青山(自然)见证着人世变迁,就像洛阳城外的青山永远矗立一样。
全诗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意象组合,不着痕迹地传递出"繁华易逝,山河永恒"的哲理,让读者在品读历史遗迹时,自然产生对兴衰无常的深刻感悟。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既含蓄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