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讽刺的手法批评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误判现象。
前两句"冰鉴当年重德公,近来何事大冬烘"意思是:过去选拔人才很看重品德("冰鉴"指明镜,比喻明察),但最近怎么变得如此糊涂("大冬烘"指头脑不清醒)。这里用对比手法,指出社会评判标准的下滑。
后两句"人间未必无王佐,却认长蛇是卧龙"更尖锐:世上不是没有辅佐君王的人才("王佐"),但人们却错把长蛇当成卧龙。这里用"长蛇"比喻奸诈小人,"卧龙"指诸葛亮那样的真人才,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精髓在于: 1. 揭露了人才选拔中的荒诞现象 2. 讽刺了当权者有眼无珠 3. 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 4. 用蛇与龙的比喻生动形象,让读者一眼就能看懂其中的讽刺意味
这种批判现实的精神和巧妙的比喻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诗人没有直接骂人,但通过形象的对比,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其中的讽刺和不满。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