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丹厓隐者
吾闻零陵东有丹厓山,青天削出青孱顽。
丹梯百丈不可得,仙人炼药巢其间。
丹成仙去已千载,至今草木余清寒。
我来吊古访陈迹,石磴侧足难跻攀。
上有撑云拄日之乔松,下有悬厓喷壑之惊湍。
幽林野鸟作人语,阴涧或有鲛龙蟠。
何人结屋倚苍翠,抱琴林下听潺湲。
乃是丹厓仙人老孙子,少年早脱名利关。
祇今五十如处子,双鬓鸦墨颜渥丹。
门前种秫酿春酒,屋后黄菊供朝餐。
野猿有时来献果,木客赋诗常往还。
留我石上煮清茗,松花落地云班班。
我家金华五十里,失身作客天南端。
征书昨夜趣归兴,叶舟径下湘江滩。
弘文馆深难置足,神武门高宜挂冠。
山中草屋幸无恙,拂衣归共浮云间。
明年花开倘相忆,把酒相望兴长叹。
裁书吹寄无雁过,少待辽鹤东飞还。
丹梯百丈不可得,仙人炼药巢其间。
丹成仙去已千载,至今草木余清寒。
我来吊古访陈迹,石磴侧足难跻攀。
上有撑云拄日之乔松,下有悬厓喷壑之惊湍。
幽林野鸟作人语,阴涧或有鲛龙蟠。
何人结屋倚苍翠,抱琴林下听潺湲。
乃是丹厓仙人老孙子,少年早脱名利关。
祇今五十如处子,双鬓鸦墨颜渥丹。
门前种秫酿春酒,屋后黄菊供朝餐。
野猿有时来献果,木客赋诗常往还。
留我石上煮清茗,松花落地云班班。
我家金华五十里,失身作客天南端。
征书昨夜趣归兴,叶舟径下湘江滩。
弘文馆深难置足,神武门高宜挂冠。
山中草屋幸无恙,拂衣归共浮云间。
明年花开倘相忆,把酒相望兴长叹。
裁书吹寄无雁过,少待辽鹤东飞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隐士的经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阴涧或有鲛龙蟠")描写丹厓山的险峻神奇。诗人用"青天削出"形容山势陡峭,像被刀削出来一样;"丹梯百丈"说山路高不可攀;"撑云拄日之乔松"描绘松树高大到能撑住云彩托住太阳;"悬厓喷壑之惊湍"写瀑布飞泻的壮观。这些夸张的描写烘托出隐士居所的神秘氛围。
第二部分("何人结屋倚苍翠"到"松花落地云班班")重点刻画隐士形象。这位隐士是古代仙人的后代,年纪五十却保养得像年轻人,双鬓乌黑面色红润。他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用自种的高粱酿酒,采菊花当早餐,与猿猴为伴,和山中的精灵(木客)吟诗往来。这些描写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我家金华五十里"到最后)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慨。诗人对比自己为仕途奔波的生活,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最后用"明年花开倘相忆"等句,暗示自己也将效仿隐士归隐山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的自然景观烘托隐士形象,使人物与环境浑然一体
2. 通过对比手法,突出隐逸生活的美好
3. 语言形象生动,如"双鬓鸦墨颜渥丹"等描写让人物跃然纸上
4. 表达了中国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处世哲学
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实际上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这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