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

听说江湖万里身,十年流转狎波神。
乡心只羡秋鹰争,世味如何腊蚁醇。
耳识吴音疑故旧,眼看南士宽尖新。
袖中诗句清如许,何啻他乡见似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复杂心情。

第一句"听说江湖万里身"说自己像一片浮萍在江湖漂泊多年。"十年流转狎波神"用拟人手法说自己在风浪中摸爬滚打十年,已经和波涛混熟了,说明漂泊时间很长。

"乡心只羡秋鹰争"这句特别生动,说看到秋天的老鹰都能自由地飞回家乡,自己却回不去,连鸟都不如。"世味如何腊蚁醇"用酿酒比喻人生经历,说在外打拼多年,就像蚂蚁酿的酒一样,滋味复杂难言。

"耳识吴音疑故旧"写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还以为是老熟人。"眼看南士宽尖新"说看到南方读书人的打扮,觉得既陌生又新鲜,反映他既想融入当地又保持距离的矛盾心理。

最后两句最精彩,说袖子里藏着的诗句清新脱俗,就像在他乡突然遇见知音一样珍贵。这里用"清如许"形容诗句,用"见似人"比喻读诗的亲切感,说明诗歌是他思乡时的精神寄托。

全诗用老鹰、蚂蚁、酿酒、口音这些日常事物作比喻,把漂泊者又想家又不得不适应新环境的纠结心情写得特别真实。最后点出写诗读诗是排解乡愁的好方法,显得既风雅又接地气。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