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丙戌十月作) 其一 (丙戌)

鄞江消息定如何,怅望旌旗洒泪多。
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
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
谷鸟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鄞江,福建汀州府城东,即东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先,诗人提到“鄞江消息定如何”,鄞江是指福建汀州的东溪,这里可能象征着国家的一部分。诗人对这里的消息感到焦虑,不知道情况如何,表现出对国家形势的关切。

接着,“怅望旌旗洒泪多”,诗人望着国家的旗帜,心中充满了悲伤,眼泪不禁流下。这里的“旌旗”象征着国家的军队或政权,诗人的泪水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荒野上的乌鸦在啼叫,象征着战乱和不安;荒废的城市中,残月升起,伴随着异族的歌声。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悲痛。

“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人物——句践和王尉佗。句践是越国的君主,曾卧薪尝胆,最终复国;王尉佗是南越国的创建者。诗人借用这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复兴国家的渴望,但同时也感到无计可施,难以找到出路。

最后,“谷鸟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谷鸟的叫声似乎在催促着人们,诗人感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象征着他为国家忧虑的岁月流逝。而“南柯”则是一个典故,比喻虚幻的梦境,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对国家的期望如同南柯一梦,难以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借用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复兴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