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翟访梅花源遗址

何处春风千万枝,仙源曾许外人知。
著书元翰心多苦,爱客天庸志更奇。
流水澹成高隐迹,好花开到盛明时。
荒榛日暮闻啼鸟,曳杖重来感鬓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梅花源遗址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何处春风千万枝,仙源曾许外人知",用问句引出梅花源的春色,暗示这里曾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但如今已鲜为人知。"仙源"二字点出此地超凡脱俗的气质。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隐士生活:著书立说的元翰虽然辛苦,但接待宾客的天庸却显得志趣高雅。流水静静流淌见证着隐士的踪迹,盛开的鲜花则象征着明朝的繁华。这里既有隐士的清苦,也有隐逸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眼前荒芜的景象:黄昏时分,杂草丛中传来鸟鸣,诗人拄着拐杖重游故地,不禁为鬓发斑白而感慨。通过"荒榛"、"啼鸟"、"鬓丝"等意象,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以寻访古迹为线索,将历史传说、隐士生活和眼前实景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深切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跟随诗人一起漫步在这处隐士遗迹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