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屠艾山中丞阅吾邑塘工纪事四首昔少陵和次山舂陵行而不寄元窃仿其意聊志筑塘始末沐膏泽而咏勤苦草野之情自不能已也 其四
渔帆樵舶任西东,夕汐朝潮两信通。
龛赭锁江收牡钥,塌尖绵岸吐雄虹。
几人筑室如谋道,他日为轮效转蓬。
千古随刊归禹迹,未闻海外奏神功。
龛赭锁江收牡钥,塌尖绵岸吐雄虹。
几人筑室如谋道,他日为轮效转蓬。
千古随刊归禹迹,未闻海外奏神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修建海塘工程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自然力量的壮阔。
前两句用渔船和货船自由往来、潮汐按时涨落的画面,展现了一派繁忙祥和的江海景象。三四句用"龛赭"(指钱塘江两岸的山)像门锁一样守护江口,"塌尖"(指海塘)如彩虹般绵延的比喻,生动描写了海塘工程的雄伟壮观。
五六句转为议论:现在有多少人像谋划人生道路一样认真修建海塘?将来这些工程会不会像飘转的蓬草一样荒废?表达了诗人对工程质量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最后两句借大禹治水的典故,说自古以来治水都是人间功业,没听说靠神仙就能解决水患,既赞美了劳动人民的伟大,也暗含对当政者要重视民生工程的劝诫。
全诗通过生动的江海景观、雄伟的工程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