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鸡山

中庆西南来,有山势雄奕。
屏开障大荒,壁立数千尺。
晴峦叠奇峰,幽壑藏怪石。
清风响松涛,老树森矛戟。
俯瞰滇池水,仰矗云山碧。
山灵得异境,庙貌存古迹。
君侯本世家,奉诏平叛逆。
兹承宠光行,山迎马首怿。
镇遏良有谋,烟瘴似冰释。
从此边陲宁,殊勋书竹帛。

现代解析

这首《碧鸡山》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云南碧鸡山的壮美风光,同时暗含对平定边疆叛乱将领的赞颂。

第一部分:山的雄姿(前10句) 诗人像导游一样带我们看山:从中庆城(今昆明)西南方向望去,碧鸡山像一道巨大屏风矗立天地间。晴天时山峰层层叠叠像艺术品,深谷里藏着奇形怪状的岩石。风吹松林发出海浪般的声响,老树枝干像兵器一样锋利。低头能看到滇池水面,抬头是直插云霄的青山。这些描写用了很多比喻(屏风、矛戟)和对比(俯视/仰视),让读者仿佛在看IMAX自然纪录片。

第二部分:人文故事(后8句) 镜头转到山上的古庙遗迹,引出历史故事:某位出身名门的将领(君侯)奉命来平定叛乱。他很有谋略,像阳光驱散雾气般消除了边境危机,功劳被记入史册。这里把军事行动比作"烟瘴冰释",既呼应前文的山雾描写,又巧妙称赞将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诗眼藏在结构里 全诗看似前写景后叙事,其实暗藏"人山互映"的巧思:山的雄伟对应将领的威严,山的稳固象征边疆的安宁。就像现代人拍风景照喜欢带点人文元素,这首诗把自然景观和历史功绩融合得恰到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