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贺新郎

环滁皆山也。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琅邪也。泉水潺潺峰路转,上有醉翁亭也。亭、太守自名之也。试问醉翁何所乐,乐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寓酒也。四时之景无穷也。看林霏、日出云归,自朝暮也。交错觥筹酣宴处,肴蔌杂然陈也。知太守、游而乐也。太守醉归宾客从,拥苍颜白发颓然也。太守谁,醉翁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模仿欧阳修《醉翁亭记》写成的,用轻松活泼的语调描绘了滁州琅琊山的美景和醉翁亭的欢乐场景。

全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每句结尾都用"也"字,形成独特的节奏感,读起来像在悠闲地数说风景,又像醉醺醺的老翁在絮絮叨叨。这种写法既保留了古文韵味,又显得生动有趣。

词中先写远望群山环抱的滁州,特别指出西南方向青翠秀美的琅琊山。沿着叮咚泉水蜿蜒上山,就看到著名的醉翁亭。这里用几个"也"字带我们一步步走近风景,就像跟着导游游览。

接着解释"醉翁"名字的由来:太守(欧阳修)沉醉的不是酒,而是山水之乐。这里化用《醉翁亭记》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哲理说得通俗明白。

然后展现醉翁亭四季晨昏的美景:早晨林间雾气,傍晚云霞归山。用"自朝暮也"轻轻带过时光流转,显得意境开阔。

最后描写热闹的宴会场面:酒杯交错,菜肴杂乱,喝醉的太守被宾客簇拥着回家。结尾自问自答"太守谁,醉翁也",就像醉汉认人时突然想起来的语气,充满生活趣味。

全词把古文经典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形式,既保留了山水之乐的文人情怀,又通过重复的"也"字和口语化表达,让严肃的古文变得亲切可爱。就像把古典名画变成了活泼的动画片,让人在轻松阅读中感受到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林正大

林正大(约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人。字敬之,号随庵,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