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即事

世事昆明劫后灰,江南无恙旧池台。
春灯又值潇潇雨,独写西窗一剪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雨夜中的孤独与怀旧,语言简洁却情感深沉。

前两句"世事昆明劫后灰,江南无恙旧池台"用对比手法展开:第一句用"劫后灰"暗示人生经历过的动荡与苦难("昆明劫"借指重大变故),而第二句笔锋一转,写江南的亭台依旧完好,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岁月变迁的沧桑感,又透露出对故土风物依旧的欣慰。

后两句"春灯又值潇潇雨,独写西窗一剪梅"转入当下场景:元宵节的灯火遇上绵绵春雨,诗人在西窗下独自画梅。这里"春灯"与"潇潇雨"的碰撞,既营造出节日冷清的氛围,又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一剪梅"既是实写画梅动作,又暗含以梅花自喻的意味——在寒雨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

全诗通过"劫灰—旧景"的时空对照、"灯火—冷雨"的意境反差、"众人欢庆—独自写梅"的情感冲突,层层递进地表达了:纵然历经沧桑,故乡风物犹在;即使佳节孤寂,仍要保持梅花的傲骨。这种在怀旧中见坚韧、于孤寂中显风骨的表达,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